LME铜价飙升:库存博弈与政策恐慌演绎的“逼空”大戏

库存转移:LME的“空头陷阱”与COMEX的“溢价泡沫” LME铜库存已暴跌至13.8万吨,较年初腰斩。表面上看,这是供应吃紧的铁证,但数据背后,一场跨大西洋的“库存迁移”正在发生:COMEX铜库存两个月内飙升90%,而LME库存却持续流出。这一异常现象揭示了一个关键事实——市场正在人为制造区域性短缺。受特朗普政府在金属关税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影响,交易商将铜从LME仓库转移至美国,目前COMEX铜期货对LME铜的溢价高达1321美元/吨。这一极端价差本质上是“关税套利”的产物:投机者押注美国未来可能对铜进口征收关税,提前将金属运往美国以锁定溢价。此次操作与2021年的“青山镍业”事件如出一辙。当时,LME镍库存被大量注销并运往亚洲仓库,直接引发了史诗级的轧空。如今,LME注销仓单的比例仍然高达43%,这意味着更多的铜正在从仓库中交付。一旦这些铜流入COMEX仓库,所谓的“供应短缺”将瞬间瓦解。

 

政策恐慌:特朗普“关税大棒”如何扭曲市场?

特朗普将铝和钢铁关税提高至50%的举动,成为点燃铜价恐慌的导火索。尽管铜尚未被列入关税清单,但市场已经开始“预演”最坏的情况,这种恐慌性抢购行为让该政策成为了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。更深层次的矛盾在于,美国根本无法承担中断铜进口的成本。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之一,美国每年需要进口300万吨精炼铜,而其国内产量仅为100万吨。如果对铜加征关税,最终买单的将是汽车、电力等下游行业。这种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”的政策,本质上只是政治博弈的筹码,却被市场解读为实质性的利空。

 

供应中断:刚果民主共和国停产是“黑天鹅”还是“纸老虎”?

刚果民主共和国卡库拉铜矿的短暂停产,被多头夸大为供应危机的例子。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,该矿2023年的产量仅占全球总产量的0.6%,而艾芬豪矿业已宣布将于本月复产。相比突发事件,更值得警惕的是长期的供应瓶颈:全球铜品位持续下降,新项目开发周期长达7-10年,这是支撑铜价的中长期逻辑。然而,当前的市场陷入了“短期投机”与“长期价值”的错配。投机资金利用任何供应面的扰动来制造恐慌,却忽略了一个关键变量——中国的隐性库存。据CRU估计,中国保税区及非正规渠道库存可能超过100万吨,而这部分“暗流”随时可能成为稳定价格的“安全阀”。

 

铜价:在空头逼空与崩盘之间走钢丝

技术面来看,铜价突破关键阻力位后,CTA基金等趋势投资者加速入场,形成“上涨—短线止损—进一步上涨”的正反馈循环。然而,这种基于动量交易的上涨往往以“V型反转”告终。一旦关税预期落空,或库存转移博弈结束,铜价或将面临大幅回调。对行业而言,当前的高溢价环境正在扭曲定价机制:LME现货对3月铜的贴水扩大,反映出实物购买疲软;而COMEX市场则以投机基金为主,价格严重扭曲。这种分裂的市场结构最终将由终端消费者买单——从电动汽车到数据中心,所有依赖铜的行业都将面临成本压力。

 

摘要:警惕没有供需支撑的“金属狂欢节”

在铜价突破万亿美元大关的欢呼声中,我们需要更加冷静地思考:当价格上涨脱离现实需求,当库存博弈取代产业逻辑,这种“繁荣”注定是沙土上的高塔。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或许能够撬动短期价格,但真正决定铜价命运的,依然是全球制造业的脉搏。在这场资本与实体的博弈中,保持清醒比追逐泡沫更重要。

 1


发布时间:2025年6月7日